2015年2月9日,主題為“福臨 起航”的華晨鑫源重慶汽車工業園首期投產儀式在重慶涪陵新區隆重舉行,全新MPV車型首次亮相。本次投產儀式,標志著華晨鑫源正朝著強勁的百億級汽車企業穩步前進。
重慶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翁杰明、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市外經委、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科委、市質監局、市國土局、市工商聯、團市委、海關、商檢等單位負責人以及涪陵區委書記秦敏、區長李洪義等班子成員、涪陵區各級部門負責人、新區管委會全體領導、東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及各配套企業、涪陵項目設備商、建設方代表,約400人出席本次活動。
隨著華晨鑫源入駐涪陵,另外還有 36家核心供應商也將于今年入駐李渡工業園,園區屆時將形成年產值300億元,帶動涪陵經濟升級轉型。
產品產能共同提升 譜寫發展新篇章
按照規劃,在未來的3-4年內,華晨鑫源將在涪陵基地實現四大產品大平臺,五大主力車型的布局,全面支撐年產30萬臺的總綱領,主要產品有MPV、SUV、新型微車、傳統微車以及相關整車發動機。
在投產儀式上首次亮相的是華晨鑫源基于前置前驅轎車平臺打造的轎車級MPV,該車由華晨中華轎車研發團隊基于中華A0級轎車平臺設計研發,造型設計由華晨寶馬造型設計師擔綱,一別于傳統車企基于現有微車平臺打造的緊湊型MPV。
華晨鑫源2015年計劃銷售目標13萬輛,銷售收入42億元,2017年計劃銷量20萬輛,銷售收入100億元,2019年計劃銷量40萬輛,銷售收入200億元,屆時將每年創稅7億元。
優勢互補 深化華晨南方戰略
按照華晨汽車南北基地的戰略布局規劃,2008年開始,華晨集團聯合重慶大型民營企業東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全面進軍汽車市場。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秀資源整合,為高目標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對遼寧和重慶的經濟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自2012年6月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憑借華晨集團日益強大的技術積淀,加上重慶完善的配套體系優勢,在各界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下,華晨鑫源穩健發展,產品線逐漸豐富。旗下車型包括微客系列金杯A7、金杯A9、金杯小海獅,微貨系列金杯T20、金杯T22,金杯T30、金杯T32。目前,華晨鑫源已在國內建立超過1000個銷售和服務網點,產品遠銷巴西、阿爾及利亞等40多個國家。
2013年6月,為突破產能瓶頸,進一步深化華晨南方戰略,加快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步伐,華晨鑫源簽約涪陵基地30萬輛整車及30萬臺發動機項目。2014年5月7日,項目在重慶涪陵新區正式奠基,標志著華晨汽車在我國南方的一系列發展已經初見雛形,形成南北呼應新格局。
各方鼎力支持 展現鑫源速度
坐落于重慶市涪陵區新城區鑫源大道111號的華晨鑫源汽車工業園占地1704畝,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15萬輛整車及發動機產能,二期設計15萬輛整車及發動機產能,工程總投資45億元,一期工程已建設竣工投產,二期工程計劃于2015年4月開工,2017全部建成。
一期工程從2014年5月到如今竣工投產,工程周期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體現出全新的華晨鑫源速度。這離不開市委市府、華晨集團、涪陵區委區府的大力指導,也離不開華晨鑫源各建設方、設備方鼎力支持。
目前已竣工投產的一期工程包括沖壓、焊接、涂裝、總裝、發動機等工藝廠房及設備,與之配套的還有110千伏安變電站、食堂、辦公樓、試車場、整車發運場等。一期工程按15萬輛整車生產的要求,建成沖壓車間3條沖壓線、焊裝車間3個平臺車身焊接線、涂裝車間全自動EMS前處理陰極電泳線及自動噴漆線、總裝車間總裝流水線3條及全自動整車檢測線。同時,配套建成15萬臺發動機裝配線。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及發動機車間將在關鍵工位采用機器人或自動設備進行生產,并采用在線檢測設備對關鍵工位的質量進行監控。
即將動工的二期工程南廠區包括研發辦公綜合樓、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及員工宿舍,占地285畝。研發樓和檢測中心配備國內一流的試驗檢測設備,包括進口底盤測功機、排放分析系統、NVH數據采集設備、細密性設備、聲密性設備、整車4立柱系統,可滿足正、逆向產品開發所需的整車試驗、發動機試驗和關鍵零部件測試。